说到医院,大部分人的初印象是白色、冷冰冰……而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,现代建筑要求变得严格,特别是医院这个特殊主体,在一开始的山东医院设计规划一定要全面,比如说震区医院,那么在设计时就要实现抗震性、安全性等功能。现在有很多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与规划医院时会想,如何让这样一个物理空间,既有利于患者的治愈与康复,又能为处于其中的人带来正面的心理感受,其中归为以下几点:
一、找准功能需求。医疗工艺设计前期需要把握两个方面,即功能需求与人群定位。
二、贴切的形象设计
比如西能外科病院的形象设计所采用的色调,选择简洁、具有专业度、却恰到好处地不让人觉得冰冷的蓝灰白搭配。医院的汉字LOGO,字体设计圆润却不笨拙,下方轻轻的一行英文作下划线承托,满满的日本简约清新风格。尤其西字右侧的小圆角,堪称神来之笔。
三、患者需求影响空间设计
医院的功能需求,即明确医院的属性,如综合医院,还是专科医院?专科医院中,是眼科医院还是妇产医院?之后再定位受众人群,如该医院面对就医人群层次与等级,预计日门诊量2000~3000人次,由此可推断出医院等候大厅、取药大厅等基本数据以及床位数等。如果是一所100张床位的高端妇产医院,面对的就医群体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,则是与公立医院完全不同的定位模式、医院服务模式以及就诊空间设计,如门诊量较少,等候大厅、取药大厅等不必采用大空间设计,取消挂号、药房、前台等窗口,以缩小大厅面积,将问询、导诊、挂号、收费、取药等功能集中在一个平台解决,从而改变医院平面布局图,符合高端医院的管理模式。
四、空间管理化繁为简
医院建筑复杂特殊,科室类型复杂众多,病患人群对空间要求高而特殊,但实际上这些复杂的工艺流程,可以以非常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。任务书到手后,先进行分区,将门诊、医技、手术、病房等梳理出来,再细化到门诊区域的药房、科室、收费处、后勤、医生更衣室、会议室、治疗室、换药室等等,医技区域中与门诊搭接的心电图、脑电图、B超、X光、检验科等配套。单独设置的区域为急诊、急救、传染病、儿科,其中急诊急救可以共用一个通道,进入急救区后,一般与之相邻的一定是抢救室,隔壁自然就会安排手术室、医生更衣室、器械室,随之设置污物通道,检验科就会依附于污物通道而设置。急诊区、检查区、治疗区等基本的区域划分出来后,再根据医院的具体需求进行功能空间调节。
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内容,希望在医院设计上对大家有所帮助。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或是有山东建筑设计、山东医院设计、山东省医疗设计的需求,可以随时联系我们。